王維,九歲時便能作詩寫文章,後來更成為開元及天寶期間的著名詩人,被譽為多才多藝的才子。他不僅工於草書隸書,嫻於絲竹音律,擅長繪畫。在他的青年時代,已經在京師名動一時,得到皇族諸王的敬重,寧王、薛王待他如師友。
狀元出身後,王維的官職變換頻繁,曾先後擔任太樂丞、右拾遺、監察御史、殿中傳御史等職務。然而,在安史之亂爆發後,他陷入叛軍之中,遭到囚禁和迫害。但他的詩名很大,安祿山將其任命為給事中。然後,唐軍收復長安和洛陽後,王維被捕並關押在獄中。幸運的是,他弟弟王縉請求削減自己的官職以贖罪,唐肅宗原諒了他,並給予他太子中允的職位。
王維在晚年時擔任了許多官職,包括集賢殿學士、太子中庶子和書右丞。然而,他只在擔任尚書右丞一年後便去世,享年61歲。因此,後人稱他為王右丞。
王維的詩歌風格與特點可算是多元且充滿深度。他擅長各種詩體,尤其以五言律詩和絕句最為著名。他的詩作展現了不同時期和主題的特點。
在初期的詩作中,王維充滿愛國熱情,表達了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。後期,他的詩歌則更多地描繪田園山水之美,或甚融合佛法,成為著名的田園詩人。
王維的前期詩歌多為譏諷貴族和官僚,譴責不良的風氣,並抒發遊俠意氣,非常敢言。詩中的情感熱烈,充滿浪漫主義與豪情激昂的氛圍,展現了王維青年時期的熱血與政治抱負。
而在後期,王維的作品則更多地歌頌山水,追求退隱生活的心靈寄託。他的風格清靜恬淡,尋求內心平靜與自然和諧的境界。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佛道思想和退隱之志,是因為政治挫折和個人經歷的影響,將佛教思想融入其創作中。例如代表作之一《鳥鳴澗》,以五言絕句的形式寫成,描寫退隱生活和自然景觀,營造出寧靜和自在的詩歌風格。他流傳至今的名詩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更是將對家鄉的思念與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相結合,展現出他深沉的情感和思鄉之情。
王維的詩歌風格多變而充滿內涵,從對政治社會的關懷到對自然和人生的思索,都體現了他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詩人的風采。
王維擅以細膩的筆觸勾勒自然景物,色彩映襯鮮明而優美,使讀者彷彿置身於詩中的山谷、林間與溪流之中。王維的作品中,寫景與動靜的結合非常出色,他能夠精細地表現出自然界的光色和音響變化。這些詩作中的山水意境不僅讓人賞心悅目,也引發了人們對於自然美和宇宙之謎的哲理思考。王維的詩作不僅有詩中有畫的特點,他也將自己的繪畫理論融入到詩歌創作中,使詩歌更加生動而富有畫意。
透過王維的筆觸,我們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與無限的哲理。他以簡約而含蓄的詞語描繪出大自然的景色,同時又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,呼應著道家的思想。他的詩作充滿了對生命與存在的思考,將人們的情感與命運融入自然的背景之中,讓讀者在閱讀中得到領悟和共鳴。王維的文學作品結合了詩歌與哲學的精華,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。通過讀他的詩,我們能夠體驗到友善自然世界的美好,並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領悟。
參考文章:
包括各科Past Paper答案,公式,範文,聲帶等等資源,每個中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,由學斯教育持續新增資源和更改,為全港中學生提供免費的學習資源,履行企業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