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軾,北宋時代的文學巨匠,他一生擁有豐富多彩的背景與生平故事。蘇軾在年幼時,他的父親常常外出旅行,母親獨立地養育他長大,並傳授給他讀書的知識。蘇軾的個性開朗、善於交友,與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一起被譽為「三蘇」。
除了文學創作,蘇軾還是一位美食愛好者,他創造了許多美味佳肴。由於蘇軾尤其鍾愛豬肉,相傳他發明了著名的東坡肉和東坡酒。他對茶也情有獨鍾,喜歡品茗。同時,蘇軾也熱愛大自然,喜歡遊山玩水,被黃庭堅稱為「真神仙中人」。
在王安石變法時期,蘇軾雖然支持政治改革,但反對過於急躁的政策以及王安石所任用的呂惠卿。因此,他觸怒了新黨的李定,被陷害入獄。後來,他又與舊黨的領袖司馬光等人的思想不合,沒有能實現他當宰相的理想。蘇軾的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他在政治鬥爭兩邊不討好,導致他的仕途失意。
蘇軾的一生經歷了風雨飄搖,他曾被貶謫至儋州(今海南島)。然而,在徽宗即位後,蘇軾最後北歸途中病逝於常州。
蘇軾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,不僅在散文、詩、詞、賦等各個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,同時還擅長書法和繪畫。他的散文被譽為唐宋四家之末,與韓愈並稱為「韓潮蘇海」,與歐陽修並稱「歐蘇」,與陸游並稱「蘇陸」。他的詞首創了詞壇的「豪放」一派,振作了晚唐、五代以來綺靡的西崑體餘風,後世與辛棄疾並稱「蘇辛」。蘇軾的賦也頗有名氣,最知名的是在貶謫期間寫的《赤壁賦》。在藝術方面,他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首,書法方面他的作品獲得了很高的評價。他的詩詞風格清新豪健,善用誇張比喻,作品充滿著光芒,展現出他深厚的才華和獨特的寫作風格。
蘇軾作品中的愛國情懷與社會關懷不僅體現在他著名的愛國詩篇中,更透露在他看似放蕩不羈的詩作背後。雖然他的詩歌不如杜甫那樣直接表達對國家的憂愁,但是這種情緒卻深藏於他的文字之中。
在他的詩中,蘇軾常以隱晦的方式影射當時的戰事和社會現象。譬如他提到的「西北望,射天狼」,蘇軾以此暗示北宋與西夏的戰爭,隱喻當時人心疲困,朝廷忽視武力發展的風氣。這些詩句雖然不那麼直接刺痛人心,卻流露出他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,表達了他作為一個文人的責任感。
即使被貶謫到黃州,蘇軾仍時刻關注朝廷事務。在與朋友的書信中,他討論了朝廷對西夏戰爭的態度,願意主動出征以彰顯功績,一心為國家效忠。儘管他的這一願望未能實現,他的愛國之心卻從未熄滅。即便身陷逆境,蘇軾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擔當和使命。
蘇軾這位古代文學巨匠,以其深厚的寫作造詣和卓越的詩詞風格,贏得了當時及後世讀者的敬愛。
蘇軾的作品中充滿了愛國情懷與社會關懷,他用筆描繪了那個逐漸消亡的北宋盛世,表達了對國家的痛心與憂慮。他的作品讓人感受到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深關懷,並呼籲人們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,為社會和國家的進步盡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蘇軾的生平和文學成就都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。他的作品蘊含深邃的哲理,可謂經典中的經典。他的詩詞風格優美流暢,富有感染力。
參考文章:
包括各科Past Paper答案,公式,範文,聲帶等等資源,每個中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,由學斯教育持續新增資源和更改,為全港中學生提供免費的學習資源,履行企業責任